合川区科协“三强化”推进“三长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8-10-18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2016年来,合川区在科协系统专项改革中,采取强化改革设计、强化人员配备、强化作用发挥等举措,切实把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即“三长”)等 “关键人物”吸纳进入区及镇街科协领导班子兼职挂职,深入推进“三长制”改革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强化改革设计。根据科协系统专项改革要求,合川区委印发了《合川区科学技术协会专项改革方案》,将区科协领导班子人数增加到6名(兼挂职副主席3名),为“三长”进入科协班子留足空间。科协与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镇街科协组织建设的通知》,明确镇街科协设立主席1名,由镇街分管负责人兼任;设秘书长1名,原则上由农林水服务中心负责人兼任;设委员5—7名,由中心学校、卫生院、畜牧站、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负责人和科普带头人等兼任。

强化人员配备。在科协系统改革基本完成后的区级科协领导班子换届中,成功选举出3名兼挂职副主席,其中1名为区人民医院副院长。30个镇街科协班子在2016年10月全部配齐,107名“三长”进入科协班子,其中,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兼任秘书长的20名、兼任委员的10名,医院院长兼任委员的30名,中小学校长兼任委员的47名。

强化作用发挥。为了充分发挥基层科协组织及“三长”在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推广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合川区科协出台了《关于开展基层科协组织年度评估工作的通知》,将“三长”作用发挥纳入镇街科协班子评估考核,突出实绩、讲求实效。2017年以来,镇街“三长”参与科普志愿活动1286人次,开展科普活动517次,组织或参与科技创新18项,推广新产品新技术52项,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意见建议256条,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乡村振兴、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何思远  合川区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