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5年重庆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0-24 | 作者:  | 编辑:刘露

各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科协、教委、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各高校及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力量,提升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能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重庆市科协、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科技局决定共同举办2025年重庆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时间

2025年10月至11月

二、大赛主题

培育创新人才 服务产业发展

三、大赛目的

(一)激发大学生创新力量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吸引、鼓励大学生掌握创新方法,释放新质生产力,以赛促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力量,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提升创新方法应用能力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鼓励大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对创新过程的深刻理解,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应用。

(三)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吸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关注大学生的科技成果,为大学生整合各类科技创新服务,保护知识产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二)承办单位

重庆市创新方法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五、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1.学生组: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5年以内(2020年7月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

2.教师组:在全日制普通高校讲授创新方法课程(涵盖TRIZ、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各类创新方法)以及应用创新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等相关活动的教师。

(二)报名要求

参赛作品分类为学生组: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生活创意类、创业类及高职高专类(对高职高专院校单设高职高专类,需要单独填写作品申报书和汇总表);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

1.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生活创意类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每个参赛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创新方法指导教师1人,专业指导教师1人。

2.创业类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5年以内(2020年7月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类参赛项目团队需经过20学时以上的TRIZ理论培训。每个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创新方法指导教师1人,专业指导教师1人。

3.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

参赛对象为在全日制普通高校讲授创新方法课程(涵盖TRIZ、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各类创新方法)以及应用创新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等相关活动的教师。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最多可推荐3名教师参赛,未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可推荐1名教师参赛,已获奖的教师三年内不许重复申报。

(三)作品要求

1.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生活创意类

参赛作品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应构思巧妙,具有较强创新性、新颖性,原创性;参赛作品对促进本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有突出的作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参赛作品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应用,有望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创业类

参赛团队应结合团队自身经营的项目或产品情况,运用TRIZ等创新方法理论工具进行技术革新或发明创造;参赛作品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参赛作品应能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应用,并具备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

参赛教师应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开展过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并产生相关教学和科研成果(如论文、论著、专利、项目等)、教学PPT制作展示、案例应用于教学情况、创新方法教学改革项目的参与情况。同时参赛教师需指导过大学生应用创新方法开展创新活动。

(四)提交要求

1.学生组要求

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参赛队将作品方案(包括:发明创意、原理图、原理、设计创新点等)、自主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受理通知等)、查新报告、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销售合同、技术服务合同、技术开发合同、用户使用报告等材料作为作品申报书附件一同上报。

2.教师组要求

参赛教师需提交创新方法授课时长证明、2学时授课教案、2学时教学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学及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如论文、论著、专利、教改项目、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情况,获奖情况,成果转化社会或经济效益等)。

六、大赛安排

(一)报名阶段(2025年11月5日前)

1.高校联络员报名。各高校及有关单位按通知要求动员组织高校师生开始进行参赛准备工作,确定学校1名联络员人选,并将大赛联络员信息表(盖章后扫描版、Excel表格)于10月30日前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题目中须注明学校)。

2.参赛作品报名。各参赛单位于11月5日18:00前提交参赛作品汇总表(盖章后扫描版、Excel表格)及大赛申报书电子版(具名版和匿名版)提交至大赛指定邮箱。

(二)初赛阶段(2025年11月上旬)

组织评审专家对报名作品进行线上初赛评审, 评选出进入决赛的作品,并在重庆创新方法微信平台上进行公布。

(三)决赛阶段(2025年11月下旬)

组织进入决赛的作品按照抽签分组进行项目展示、专家提问等环节评比出最终获奖项目并进行公示。优秀作品将按照要求推荐参加第十四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大学生TRIZ杯专项赛)。

七、奖项设置

主办单位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或奖牌,优秀作品集中线上展示。其中,学生奖设置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排名,获奖数量不超过报名参赛数量的40%;教师组设置“创新方法成果奖”。对组织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

八、有关事项

(一)请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动员高校团队报名参赛。每所高校需举办校赛后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市赛初赛,每所高校总推荐数量不超过30项;校赛需在报名截止前举办完成并提供比赛相关材料(包括赛事通知、参赛作品汇总表、获奖名单、新闻报道、现场图片等)至大赛指定邮箱(邮件题目中须注明单位+备案)进行备案。各有关单位要以大赛为契机,促进高校培养更多创新方法指导老师,开展创新方法课程建设及应用实践等活动,提升学校综合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二)参赛作品的专利申请等权利原则上归属设计和制作人员。大赛组委会有选择参赛作品用于保存并展示的权利。参赛作品不得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对于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知识产权的,一切后果由参赛队和相关责任人负责。

(三)历届创新方法大赛(国赛、市赛)获奖作品不得重复参赛。

(四)决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联络员信息表、汇总表、大赛报送申报材料(邮件题目中需注明组别、单位名称)电子版按规定时间节点发送至指定邮箱。所有参赛团队均需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参赛。

联系人:

唐先龙 13372607779

孙 强 13677616976

李悦欣 13042341996

指定邮箱:cqtriz2025@qq.com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10月22日

 

附件:

        渝科协发[2025]51号 关于举办2025年重庆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的通知PDF

        渝科协发[2025]51号 关于举办2025年重庆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的通知(附件1:创新方法简介)

        渝科协发[2025]51号 关于举办2025年重庆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的通知(附件2:大赛联络员信息表)

         渝科协发[2025]51号 关于举办2025年重庆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的通知(附件3:参赛作品汇总表)

         渝科协发[2025]51号 关于举办2025年重庆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的通知(附件4:参赛作品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