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5日,2025年全国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学术论坛在重庆召开。本次论坛由重庆微生物学会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微免专委会主办,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和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
论坛以“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为主题。来自8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的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在论坛开幕式上,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谭明星向来渝出席论坛的各位院士、专家致以诚挚欢迎,并表示重庆市科协将持续支持微生物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共同推动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中国微生物学会微免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郭晓奎致辞。重庆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陆军军医大学教授饶贤才介绍了学会发展历史和近期取得的成果,期盼本次会议成为思想碰撞的学术盛宴,成为促进跨学科合作、加速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夏宁邵作题为“戊型肝炎疫苗的临床研究——从流调到真实世界应用”的主旨报告。美国微生物科学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陈声作题为“高毒力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的主旨报告。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杨瑞馥、清华大学教授程功、陆军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郭晓奎教授等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作了报告。
论坛设有细菌研究和病毒研究两个分会场,共有24位专家作大会报告。报告内容紧密围绕感染免疫、疫苗研究、噬菌体治疗、靶向药物、真菌感染等最新前沿和研究成果展开,包括纳米颗粒疫苗关键技术研究、致病菌效应蛋白功能机制、细菌耐药研究和新型抗菌策略开发、细菌感染新机制、金黄色葡萄球菌CRISPR-Cas系统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噬菌体治疗、基于免疫增强技术的抗病毒广谱疫苗研究、KSHV感染与致瘤的分子机制、基于结构的蛋白疫苗设计、基于基因编辑系统的微生物诊断技术研究、功能基因组学鉴定半胱氨酸代谢为新型抗新生隐球菌药物靶点等。
(重庆微生物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