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一场主题为《如何与孩子谈性和防性侵》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在重庆市第一〇四中学校举行,此次活动特邀重庆市院士专家科普讲师团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熊学燕老师主讲,为七年级280余名家长带来一场兼具科学性与人文关怀的育儿指导课,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讲座紧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性教育难开口”问题,以“性教育是生命教育、爱的教育”为核心理念,引导家长正确认识性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生理知识的传递,更是关于尊重、界限与爱的启蒙。熊学燕老师指出,科学的性教育能帮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做出理性选择。她鼓励家长放下心理包袱,以开放、平和的态度与孩子沟通,避免因回避或恐慌而造成教育缺位。
结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熊老师系统梳理了家庭性教育的“分龄施教”策略,帮助家长掌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沟通重点与方法。在防性侵教育环节,她创新提出“科普工具化”理念,通过“自我保护三字经”“五个警报”等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将复杂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孩子可理解、可操作的日常技能,强调培养孩子的界限意识、应对能力和风险识别力,摒弃恐吓式教育,体现科普的人本温度。
为提升参与感与实操性,现场设置“五指爱语”“托举情绪三字经”等互动环节,引导家长在模拟中学习亲子沟通技巧,理解情感联结在性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讲座历时1小时40分钟,家长专注聆听、积极记录,不少人用手机拍摄内容以便后续学习,充分反映出对科学育儿知识的迫切需求与高度认同。
此次讲座是“科普进校园”向家庭延伸的生动实践,有效回应了家庭教育中“不敢谈、不会谈”的现实困境,推动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未来,区科协将持续深化“院士专家进校园”品牌活动,聚焦青少年成长关键领域,推动科普资源向家庭延伸,构建更加完善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李沁 万盛经开区科协供稿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