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双减”政策落地、推动科学教育提质增效,10月18日,江北区科协联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以馆校协同模式打造“秋日丰收1日科学营”。20组家庭走出课堂,在“理论+实践”的沉浸式体验中探索粮食起源、生命科学与农业科技,既丰富课后生活,更实现科学素养深度提升,为馆校结合落实科学教育加法提供了生动范本。

不同于传统科普“单向灌输”,活动以五大亮点构建“玩中学、学中悟”场景:通过水稻探索筑牢粮食安全认知,以收割实践培育劳动节约意识,借饭团制作串联食物链条,用DNA实验点燃生命科学兴趣,凭AI工厂拓宽现代农业视野——每个环节均让“科学”可感、可触、可实践。
科学营以“1日沉浸式体验”为青少年课后生活提供高质量选择。江北区科协整合场地与家庭资源,串联鱼菜共生AI工厂、稻田、实验室等多元场景,设计“从实验室到稻田”的体验动线,让青少年在真实农业科研环境中触摸“粮食里的科学”,精准弥补传统课堂实践场景缺失的短板。相较于机械作业补习或碎片化娱乐,专业系统的科学体验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收获知识,既减轻学业负担,又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精准契合“双减”导向,实现“减负”与“提质”双赢。
“让青少年走出教室,走进真实科学场景。”江北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仅是首期内容,未来将持续推进后续营期,惠及更多中小学生。这场秋日科学营不仅是一次短暂体验,更是一堂融合自然、科技与劳动的成长课,让青少年在“走出教室,触摸科学”中种下“热爱科学,关注农业”的种子,为“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江北区科协供稿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