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绿色设计助力“双碳”目标学术年会在四川美术学院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19 | 作者:市工业设计协会  | 编辑:明毓琳

11月16日,在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重庆工业设计协会、重庆工业设计中心、四川美术学院绿色设计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三届绿色设计助力‘双碳’目标学术年会”在四川美术学院顺利召开。本届年会以“地球绿脉·设计共生”为主题,围绕绿色设计在推动“双碳”目标、促进区域协同和产业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开展多维度、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年会开幕式由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吕曦主持。

图片3

市科协科技创新部负责人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强调绿色设计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指出本次年会是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具体实践,期待通过搭建这一高端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合作,为重庆“设计之都”建设注入新的绿色动能。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韦嘉在致辞中表示,绿色设计正在从理念倡导走向系统实践,成为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川美术学院创作与科研处处长张颖强调,跨学科协作与川渝联动是拓展绿色设计影响力的关键路径。

汇聚权威专家 共话绿色设计前沿趋势

主旨发言环节由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蒋金辰主持,多位国内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权威专家发表演讲。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柳冠中先生从设计哲学角度,提出“设计应回归系统本质,推动社会从消费导向转向可持续导向”的深刻见解。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何人可结合教育实践,阐释了工业设计在绿色转型中的责任与路径。世界绿色设计总干事、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邢雷分享了设计在推动绿色经济与社会创新中的实践探索。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一级巡视员赵刚分析了绿色设计赋能产业转型的地方策略。香港低碳设计协会会长植观贤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在低碳设计方面的创新经验。四川美术学院绿色设计研究院负责人王立端指出绿色设计教育不仅是课程内容,更是价值体系。

多板块研讨 激发绿色设计创新动能

下午的“学术研讨”以“从人类中心到生态协同”为主题,由四川美术学院工业与产品设计系主任吴菡晗主持。来自设计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多领域的学者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汤重熹指出绿色设计是产业创新的源头,绿色设计对产业升级有直接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肖治术研究员指出,通过系统监测、行为分析与科学分区管理减少对动物迁徙、生境及生态网络的干扰。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杨永川指出城市应基于生态适应性选择植物,建立更符合区域生态规律的城市自然体系。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指出AI识别技术正在重塑动物行为监测与生态治理。四川美术学院钟芳老师指出通过跨学科创新将生态智慧、技术进步与经济可行性融合,推动人与自然的长期共生。

在“闪电演讲”环节,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宋畅、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赵一舟、天津科技大学教师夏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黄钰准、四川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孙华杰等青年学者分别就人工智能与农业设计、低碳材料开发、生态修复等前沿方向发表见解,展现了年轻一代的创新活力。

年会期间还举行了全球绿色设计教育网络成员单位、绿色设计工程师推报单位、绿色设计国际标准参编单位、绿色设计工程师教材编写牵头单位授牌仪式,以及2025“重庆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第二届重庆“傲雷杯”产品创新设计大赛颁奖典礼。重庆工业设计协会作为承办单位之一,深度参与组织并推动绿色理念从教育端延伸至产业端。

建绿色设计协同生态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本届年会不仅是绿色设计理念的深度交流平台,更是推动区域协作与全球对话的重要契机。四川美术学院将继续携手重庆市科协、重庆工业设计协会、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等各界伙伴,持续建设绿色设计教育高地和创新实践网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贡献设计智慧与力量。

(市工业设计协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