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农业发展根基,赋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11月4日,由璧山区农技协联合会与区农促中心联合举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区科协指导的“2025年科技专家进基层”系列技术服务培训在广普镇坪中村正式启动。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研究员冉春受邀主讲首场讲座,并开展新农药演示会、专家入户指导及农业新技术实操教学,为当地柑橘种植户,尤其是种植大户送上“全流程技术服务包”。
本次系列培训以璧山区柑橘、葡萄、番茄、儿菜四类特色经济作物为核心,精准对接农户生产需求。当天上午,首场培训冉春研究员以《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题,结合璧山本地气候与产业实际,系统阐述当前柑橘产业发展态势及黄龙病、溃疡病、红蜘蛛等重点病虫害发生概况,详细介绍农业防控、生物防控、理化诱控及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包括果园生草涵养天敌、性诱剂与黄板诱杀等关键措施,为后续实操奠定理论基础。
中午时段,冉春研究员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前往雷民满脐橙种植园、云艳家庭农场等当地柑橘种植大户的果园开展入户指导。通过“看叶片、查果实、辨症状”,团队为大户精准诊断病虫害隐患,现场调整防治方案,并示范果树修剪、土壤肥力检测等管理技术,解决种植户“急难愁盼”问题。
当天下午,活动聚焦农业新技术新农药推广,技术团队在坪中村村委会搭建新农药演示区,针对柑橘常见病虫害,现场展示高效低毒新农药的配比方法、喷施器具选择及精准施药技巧。冉春研究员通过“手把手教学”,指导种植户掌握不同药剂的适用场景——如红蜘蛛的药剂需全面喷洒叶面叶背,溃疡病的药剂施用最佳时期是3月的新梢萌发期,果实蝇重点在9至10月及时捡除落果、病果等,同时强调用药安全间隔期及废弃物处理规范,确保农户“会用、用好、安全用”。
培训会特邀璧山区无人机协会技术到场演示无人机参与农业生产的场景。技术人员先通过理论讲解,介绍无人机在果树生产中喷洒药肥的规模化、现代化作业优势、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随后进行现场实操演示,操控无人机完成柑橘园精准喷洒农药作业,直观展示高效植保效果。
同时,专家团队还开展柑橘树下铺设反光薄膜使用教学,详细说明反光薄膜在提升果实着色度、改善品质、防虫防草等方面的作用,演示薄膜铺设方法与覆盖时机,帮助种植户掌握提升柑橘商品价值的关键技术。
“专家讲得透彻,新农药演示、铺反光膜技术和无人机演示都是实打实的干货,还上门帮我们看果园,这样的培训太及时了!”“这次专家来帮我分析果园问题,简直太好了!”参训种植大户纷纷表示感激。
据了解,广普镇坪中村的活动吸引周边百余位种植户,监测户、脱贫户参与。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端,后续培训将陆续走进丁家、大兴、福禄、七塘等镇街,围绕葡萄、番茄、儿菜等作物的优质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展开。为持续有效提升农业服务,璧山区农技协联合会还将制作一系列图文技术推广内容发布在公众号、制作农业科普短视频,把培训中的核心技术要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传播内容,方便农户随时回看学习,持续将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助力农户增产、农业增效。
(赖芳宏 璧山区科协供稿)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