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科协联合市高教老协启动“渝善渝美”农业示范户培育科技志愿服务项目

发布时间:2025-09-25 | 作者:北碚区科协、重庆高教老协  | 编辑:刘露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农业技术人才短缺难题,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9月24日上午,北碚区科协联合重庆高教老协、北碚区老科协,在东阳街道西山坪村正式启动“渝善渝美”农业示范户培育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活动通过签约仪式、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形式,为北碚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吸引了8家农业示范户、30余户果农及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与。

7d67bbba8498c6e43f2abecb38500d19

三方签约共建,打造科技助农新范式。活动现场,市高教老协、北碚区科协、北碚区老科协三方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以重庆恒屹种养植生态园、金山果园等8家示范户为载体,将通过“精准选户+分层帮扶+专家驻点”模式,组建一支由高校退休专家、农技骨干构成的科技志愿服务队,辐射带动全区300户农户提升种植管理水平。

专家田间授课,解果农燃眉之急。签约仪式后,西南大学果树专家、科技志愿者李晓林教授以《果树生产概论》为题开展培训。针对重庆地区气候特点,他系统讲解了适生品种选择、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幼树整形修剪等关键技术,并重点剖析了柑橘裂果防治、李树背上枝处理等8大高频问题。互动环节中,西山坪村果树实用技术带头人、科技志愿者王小林现场展示“明日见”柑橘裂果样本,李研究员从水分管理、钙肥施用、树冠通风三方面开出“药方”;针对李树主枝管理难题,王小林则提出“夏季摘心、冬季短截”的解决方案。

示范园里取真经,科技种果见实效。在金山果园观摩环节,西山坪村果树实用技术带头人、科技志愿者王小林带领大家走进桃李新植园,现场演示幼树“Y字型”整形技术。“通过拉枝开角、刻芽促枝,两年就能形成丰产树形。”他边操作边讲解,果农们围拢观察、拍照记录。该果园采用“果-禽”立体种养模式,既提升土壤肥力,又增加养殖收益,年产值较传统种植提高40%。静观镇枇杷种植户伍成福感慨:“今天学到很多新招,特别是生态循环和品牌打造,对我们转型发展很有启发。”

此次活动标志着北碚区“科技+志愿”助农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下一步,三方将依托此项目,定期开展科技需求收集、田间课堂、管护培训等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助力北碚农业产业效益和竞争力双提升。

(北碚区科协、重庆高教老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