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科普月期间,2025年9月14日,北碚区科协联合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科普中心、北碚区老科协成功举办“惠民兴县——缙云山的生物多样性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旨在提升公众自然科学素养,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助力区域科学素质建设与生态文化传播。
活动于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科学教育中心举行,吸引了大量市民积极参与。志愿者团队由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专业师生及北碚区科协、区老科协、保护区工作人员组成,带领市民沿指定路线开展自然观察与物种识别。参与者通过腾讯“野朋友计划”小程序实时记录植物物种,并在线提交观测数据,实现了科技与自然教育的有机融合。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发动志愿者25人,带领市民100余人识别并记录物种4000余种,累计上传观测数据5152条,有效丰富了缙云山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料,也为公众参与科学实践提供了生动案例。许多家庭携孩子一同参与,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之美,学习生态知识,增强了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中国科协之声”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推广。志愿者向市民详细介绍该平台的科普资源和使用方法,引导大家关注并参与线上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通过线下体验与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了科普覆盖面,提升了活动影响力。
本次活动不仅是北碚区全国科普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落实“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试点项目实践路径的一次有效探索。通过政府、高校、保护区和社会力量的多元协作,实现了科研资源、保护实践与公众教育的高效对接,为构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接下来,北碚区还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推动科学知识走进生活、服务大众,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碚注入持续动力。
(北碚区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