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频道

江西鹰潭月湖区童家镇基层“三长”李小发良: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发布时间:2020-08-25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李小发良,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农技站站长,童家镇科协委员,童家镇农林办主任。

7月份以来,鹰潭月湖区童家镇辖区受强降雨影响,多地山塘、水库水位接近溢洪道临界点。面对汛情险情,李小发良同志充分利用“三长”人员优势,积极发挥镇科协组织作用,主动担当,24小时值班值守,冲锋在前线,战斗在最前沿,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为民服务的精神状态。

自入汛以来,李小发良时刻紧绷着防汛这根弦,根据往年的工作经验,时刻关注水位情况,以“工匠精神”态度对全镇11座小二型水库、90座小山塘水库以及信江、童家河等堤坝进行全面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溃堤、溢道口拥堵的地方,同时通过电话、入户走访等渠道及时向各村特别是河流、水库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村组提供防汛的最新信息,及时汇总灾害防御情况,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等工作安排,为防汛工作做了充足准备。尤其是月湖区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以来,李小发良同志根据镇党委政府下达防汛工作要求,全面做好防汛工作准备,迅速组织人员投身到防汛救灾工作中去。

7月9日下午,正在巡查山塘水库的李小发良,突然接到电话:发良主任,这里水库堤坝溃堤了,快来帮忙处理下。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李小发良立即驱车前往嘴上村上占村小组洪鱼塘水库进行技术指导,第一时间与镇党委政府报告。经过现场排查,当时水库水位已经上升至泄洪口,并且涵洞已经出现渗水,再不修复,一旦溃口增大,将对水库下方的稻田、村民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面对这种情况,他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及村民30余人,装沙、拉口袋、垒坝……一袋一袋沙通过人工搬运堵住溢出口,同时调用一辆挖掘机参与现场施工,此时的他已顾不上湿透的衣服,一心只想着抢救险情。经过十几个小时的作业,终于填平了溃堤口,止住了涵洞渗水。险情排除后,他继续组织抢险队伍采取措施拓宽了山塘的溢洪道,直到水位降低了约50公分,大大减轻了库容压力,确保山塘安全度汛。即使如此,他仍然不放心,再次仔细排查了几遍隐患,并对身边的抢险人员说:“现在没有出现渗水了,但还是要定期来这里查看,看看会不会产生新的变化”。看到大家都点头后,他露出了特有的憨厚笑容。这就是李小发良,忘我工作,不畏艰险,当人民生命和财产面临危险时,他总是冲在前面,冲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随着水位的下降,李小发良紧张有序地投入到灾后修复工作,走遍11个村委会,详细地记录核对水稻、道路、水渠、房屋等受损情况,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帮助村民科学进行救灾复产工作,努力将百姓受损降到最低。

一是抓住时机“抢收”。李小发良深入农田一线,在洪水还未来之际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及时帮助农户抢收。引导农民抓住晴好天气,抢收早稻2000多亩,统筹安排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早稻颗粒归仓。

二是因地制宜“抢种”。顶着烈日,镇农技站工作人员对村干部进行科学培训,并协力合作将37000余斤救灾种子陆续发放到各个村庄和受灾农户手中,确保农民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抢种,尽量减少洪灾对水稻种植造成的损失。

三是突出重点“抢栽”。科学部署指导农户通过打药开沟、清淤扶苗、补种改种等方式开展生产自救,进行灾后复产,加强农作物栽后管理,施足底肥,巧施追肥,对缺窝少苗的田块及时补栽。加强疫情及病虫监测,确保稻田生产安全。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