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服务>人物风采>

疫情下的扶贫“绿色通道”

发布时间:2020-05-27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记涪陵科普示范带头人、农村电商带头人杨光燕

杨光燕,集涪陵科普示范带头人、农村电商带头人、扶贫志愿者、创业明星等众多身份为一身的80后,一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农家女子,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少有安静的时候,能文能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最让她引以为豪的是她的土乡货,作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一旦打开话闸,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重庆市土乡货公司是在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创建的农村电商扶贫企业,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1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种植、销售,农作物,农业开发,利用互联网从事农副产品、蔬菜、水果、水产品、鸡蛋、食品的销售。该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等多元合作模式,积极发展会员,带动农民大力生产特色农副产品,比如具有龙潭特色的翅航牌万户土鸡、龙潭西瓜、红薯粉(条)、农家大米等农产品。公司现有各类会员159个,其中合作社股东会员3个、基地会员12个,贫困户57个。

当时针指向2020,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紧紧牵扯着亿万人的心。有一群人勇敢地冲上了抗疫援汉第一线,也有一群人在牵挂着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农村滞销的农副产品。杨光燕就是其中一份子,她经过全面的摸排和思考后,决定以自己的人脉关系和社会关系,充分利用土乡货电商平台,千方百计销售农产品,为龙潭镇老百姓开辟了一条农产品“绿色通道”。

杨光燕对农民的农副产品进行了全面摸底,并针对客户需求、农副产品的供应量建立起了详细的供需数据库,然后无缝对接。她为龙潭镇美希家庭农场,滞销蔬菜联系重庆批发商共同销售蔬菜,每天差不多1000斤左右,利用网络在重庆驴妈妈旅游公司会员里面销售龙潭镇徐国福家庭农场滞销蔬菜。当得知龙潭镇贫困村五显村合作社肉兔滞销时,仅一天时间,全部解决300多只兔子销售,直接挽回经济1万多元。除了为大户排忧解难,杨光燕将更多精力放在千家万户农产品销售上,为龙潭镇养殖户,农民,贫困户销售土鸡 500只,土鸡蛋20000个,鸭子300只,销售大米1.2万斤,截止目前,杨光燕的土乡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网上销售农产品金额达30多万元。

疫情期间主动当志愿者

特殊时候,疫情防控工作举足轻重。杨光燕始终坚持“不给防控添乱”这一原则,她说:“防控工作一定做到万无一失,绝对不能把好事办成坏事。”她采用独特的灵活收货方式,农民把农产品放在指定位置,不见面,零接触,不现金交易,每隔2个小时对交易的场所消毒一次。为表达对奋战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钦佩和关爱之情,2月18日,杨光燕为涪陵区奋战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捐赠了价值3000多元的蔬菜。

此外,杨光燕积极加入龙潭疫情预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身着闪亮的“红马甲”,穿梭在场镇、村社,对走亲串友进行劝阻,对来往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体温监测,为广大群众筑牢着一道防护屏障。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说:“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幸运,是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最勇敢的人”这个称号,杨光燕当之无愧。她以新时代女性的勤劳果敢、玩强坚韧,上演抗疫最美逆行,真正发挥了科普示范带头人、农村电商带头人的作用,为疫情下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涪陵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