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自治县)科协、两江新区科协、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科协、万盛经开区科协,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企事业科协,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重庆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重庆市政府、中国科协联合印发的《重庆市打造西部科普中心实施方案》,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作用,市科协决定开展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专家征集工作。本次征集专家包含市级科学传播专家、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两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市级科学传播专家
市级科学传播专家主要由各区县(自治县)科协、两江新区科协、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科协、万盛经开区科协、市级学会、企事业科协、国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重庆共建单位等推荐,经市科协认定后公布。
(一)专家分类
市级专家按照专业领域分为科普理论研究、科普创作设计、科普活动策划组织、科普教育培训、科普项目管理、科普宣教等六类。
(二)专家具体职责
1.科普理论研究类:从事科普理论研究,开展科普领域的理论探索、政策研究、效果评估等工作,为科普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2.科普创作设计类:主要负责科普资源创作,包括科普作品的撰写、制作、设计等,如科普文章、科普图书、科普动漫、科普视频等。
3.科普活动策划组织类:专注于科普活动策划,承担各类科普活动的创意、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如科技展览、科普讲座、科普竞赛等。
4.科普教育培训类:致力于科普人才培养,负责科普工作者的培训、指导,以及面向公众的科普教育教学工作。
5.科普项目管理类:承担科普项目评审职责,对科普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等进行专业评审和管理。
6.科普宣教类:主要负责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开展科学知识的宣传、传播,提高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专家条件
1.基本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无学术不端、违法违纪及社会失信记录;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除“土专家”、“田秀才”之外,需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学术水平或专业技能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
2.专业能力:
科普理论研究类:在科普理论研究方面有一定成果,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或参与过科普研究项目、评估工作。
科普创作设计类:具有较强的科普创作能力,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成果,如发表的科普文章、出版的科普书籍、制作的科普视频等。
科普活动策划组织类:具备丰富的科普活动策划和组织经验,成功举办过一定规模的科普活动,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科普教育培训类:具有丰富的科普教育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开展科普培训工作,提高学员的科普能力。
科普项目管理类:熟悉科普项目管理流程和评审标准,具有相关项目管理或评审经验。
科普宣教类: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传播技巧,在科普宣传领域有一定的实践成果,如运营的科普新媒体账号具有一定影响力等。
(三)推荐名额
每个市级学会推荐市级科学传播专家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人,其他单位推荐不超过5人。高层次人才特别集中的单位可适当放宽推荐名额。
二、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是我市科普工作领域的最高荣誉性称号,名额不超过20名。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主要由各市级学会和企事业科协推荐,经市科协认定后公布。
(一)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职责
1.引领学科科普发展:结合学科(专业、行业)的国际国内重大科技事件、学术会议、主题活动等,领衔举办或参与高水平科普活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学科或行业科普品牌。
2.权威解读热点问题:针对学科或行业相关社会热点焦点和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开展权威、科学的解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3.带头开展科普创作:围绕前沿科技进展和基本科技常识等,领衔创作高质量的科普作品,推动科普内容创新。
4.推动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科普设施、科普人才团队、科学传播工作室等建设,带领不少于20人的团队成员,推动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向公众开放优质科普资源。
5.参与规划与交流:积极参与科普工作规划的制定,参与本地或区域间的科普工作经验交流、理论研讨和学习培训,引入先进理念和方法。
6.组织开展科普活动:面向公众每年牵头组织开展2场次以上大型科普活动;领衔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每年向公众开放2场次以上;每年在公开发行的科普类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高水平科普文章。
7.培养科普人才队伍:指导市级专家开展科普工作,带动科普人才团队成长,提升本市科普人才整体水平。
8.承担市科协委托的其他重要科普任务,为科普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二)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条件
除满足市级科学传播专家基本条件外,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极高的学术权威和广泛的社会声望,原则上应具备正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是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负责人,能够正确把握和引领学科及相关领域科普工作发展方向;热爱科普工作,具有丰富的科普管理、科普创作与出版、科普活动组织、科学传播等经验,且成效显著,在行业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协调能力强,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能有效引领同行科技工作者、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展科普传播工作。
(三)推荐名额
每个市级学会和企事业科协推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原则上不超过2人。
三、推荐程序
(一)申请专家本人通过登陆“渝快办”APP—搜索“科普重庆”应用—在“专家申报专栏”内填写基本信息、导出相关表格后,经审核、签字、盖章后,扫描并上传。
(二)各区县(自治县)科协、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企事业科协、各级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科普共建单位负责初审,并填写汇总推荐表(附件1),签字盖章后发到指定邮箱。市科协科普部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向社会公示建议名单后颁发聘书,每批聘期5年。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科协将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专家推荐工作及推荐专家参与科普工作实绩作为推荐单位科普工作重要评价内容。
(二)做好推荐备案。各相关单位要立足实际做好专家推荐工作,充分酝酿专家人选,有科普工作经验的专家优先推荐。
(三)实施动态管理。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专家实行“竞争入选、达标认定、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的动态管理机制。对专家开展科普工作情况进行年度评价,对评价结果优秀的专家予以通报表彰并颁发年度优秀科普工作者证书,建议其工作单位作为科普工作年度评优的参考。原则上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市科协科普部交代的任务的,视为自动退出。
(四)加强宣传激励。各级科协组织、有关单位应加强对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专家开展活动情况、先进事迹、优秀成果进行宣传报道。已经认定为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专家在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时,可以使用相关名义进行介绍和宣传。
(五)申报截止日期。专家申请截止期限为2025年8月10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申报技术支持,邓老师:15922699809。
联 系 人:杨 琼 、丁书星
联系电话:023-67101293、023-63659767
邮 箱:236403993@qq.com
附件:1.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推荐汇总表
2.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申请表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7月24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