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碚区科协界别政协委员陈文银
陈文银现任西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高高的个子,一副眼镜。身兼北碚区科协界别政协委员、民建北碚区理论宣传专委会主任、民建西南大学总支委员的他,脸上时常挂着笑容。2015年以来,他连续4年被遴选为国家“三区”科技人才,定点联系帮扶云阳县农合公司等企业;2016-2019年,被遴选为重庆市进村帮扶科技特派员,定点联系帮扶云阳镇民强村、蔈草镇生田村等贫困村。在云阳大地上经常能看见他的身影。他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工作中所起到的带头作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被推选为重庆市科技特派员云阳县的副团长。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用心用情、身体力行,带领科技特派员团队为云阳服务。同时还利用他既是科技处副处长、又北碚区科协界别政协委员的优势,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调动西南大学的科技工作者为云阳服务,组织西南大学的科技工作者到云阳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为云阳企业排忧解难,提供资源和服务在农业科技解决产业瓶颈,科技助推精准脱贫以及科技引领三农发展方面取得了实效。让云阳享受到了西南大学科技工作者队伍的“额外”服务。近年来所获得的成效得到了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群众的的一致认可。每年重庆新闻联播都有报道,云阳的科技扶贫工作得到市科技局的高度认可。
深入基层 扎实工作
在担任“科技特派员”服务云阳期间,他每年赴云阳都超过十次,一次行程都要超过1000公里,自己驾车,还带上相关的专家,深入到各村社和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积极掌握基层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他还多次带领科技特派员和西南大学科技工作者参与云阳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陈文银积极联系和协调,2017年,他组织跨学科的11位专家,深入深度市级贫困镇泥溪镇和县级深度贫困村进行历时三天的调研,为全县产业扶贫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成果得到了较好的运用。2018年12月初,西南大学科技工作者队伍一行20多人来对云阳县的民营企业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开展奶业振兴和奶牛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的专题调研,专家团队提出的循环农业结合观光、研学旅行的方案,受到企业的欢迎。
立足需求 主动服务
2018年12月下旬,陈文银针对上次调研发现的问题,再次组织西南大学科技工作者队伍到云阳县林久农牧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云阳县芸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调研,听取了两个公司负责人对公司经营情况的介绍,这两家民营企业均是采用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的经营模式。“云阳县林久农牧公司”是渝东北地区唯一一家从事奶牛养殖的现代农业企业,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有奶牛300余头,日产鲜奶2.5吨,已成为重庆天友公司第二大合作牧场奶源基地,同时,企业还有300多亩龙眼果园,无害化处理后的牛粪作为果园很好的有机肥,果园中生草又是奶牛的青饲料,很好的解决了牛粪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了企业的效益,是一种很好的生态循环模式。针对目前企业鲜奶销售效益较低,如何提高鲜奶的产品开发,如何进行校企结合与扩大养殖规模等问题,企业负责人与调研组进行了认真探讨,西南大学有关负责人提出准备将该公司的高品质鲜奶和开发产品引进西南大学,为学校的广大师生服务,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云阳芸生农业公司”调研中,企业负责人就流转的1000多亩坡地种植什么果树合适,与调研组有关果树专家进行了探讨,陈文银委员与有关专家根据海拔高度、气候、土壤土质情况和企业建立观光型果园的规划需求,提出了适宜的果树品种搭配的建议。根据芸生农业的优势,建议种植白茶和建民宿,得到企业的认同,公司董事长魏云说,终于找到了方向。
加强交流 共促发展
陈文银借助科协组织这一桥梁,积极推动西南大学与云阳在专家、技术、企业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2018年12月16日,陈文银联系西南大学科技工作者余世勇,为西南大学调研组和云阳企业会员作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及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报告深入浅出地用了许多详实的数据介绍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云阳的企业负责人们听了报告后,都非常兴奋地说:“非常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都不容侵犯,会受到国家法律保护,让我们吃了定心丸,从此可以安心求发展”。报告后,西南大学调研组与云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就未来如何进一步合作、实现校企共同发展纷纷建言献策,共同谋划一片美好蓝图。
不忘初心 踏实有为
在云阳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陈文银和他带领的科技特派员团队53人,为云阳的发展真情付出,几年的奉献,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泥溪黑木耳获的有机食品认证,坪天一口香大米获贡米称号,龙缸茶叶获全国金奖,30万亩晚熟柑橘产销两旺,2018年全县整体通过国家脱贫验收……,看着这喜人的成绩单,陈文银又在谋划如何让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陈文银说,我的微信号都是在云阳当科技特派员后才改成的“东奔西跑”,为科技扶贫、乡村振兴,我将继续跑下去。
(北碚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