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人物>

让AI之花在渝西高地绽放

发布时间:2018-07-06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记重庆注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许志勇

2013年,当时正读初中一年级的一男孩,和另外两名同学参加了重庆文理学院机器人培训,尔后代表永川去重庆参赛,男孩负责前台表达,一名学生负责程序操作,另一名学生负责总体操作。比赛中,不知是因期望值过高急于求成,还是压力过大发挥失常,结果不尽人意,孩子们扫兴而归。然而,正是这次机器人大赛,却让男孩的父亲许志勇萌生了人工智能教育念头。

许志勇为学生进行演试

AI梦启航

2015年,重庆注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许志勇在一次人工智能报告会上结识了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职IBM、西门子产品研发经理郭勇,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曾任职于TCL、UTSTARCOM、OWOS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线负责人廖楠等人工智能教育的技术人才,他们产生了共鸣,感觉人工智能的春天快来了。

在2017年国家正式向全球发布“2030年中国一定要抢占人工智能(AI)制高点,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课程,逐步开展编程教育”后,许志勇认识到人工智能将与20年前的互联网一样深入工作和生活,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社交方式,2017年10月10日,许志勇发起成立了重庆注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锦”即关注青少年锦绣前程之意),今年该公司入驻永川高新区软件园,成为渝西地区首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云服务平台研发、销售、运营服务,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科普的科技企业。

风正好扬帆

政策有导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要求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2017年12月,普通高中新课标新增加了“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从《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标准》发布到2018年4月《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人工智能相关政策从引导青少年建立流程化、系统化的逻辑思维,到高校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到智能科技成果创新应用……条条政策指向人工智能,许志勇的AI梦扬起了风帆。

圆梦有土壤。许志勇说,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今年5月视察永川软件园区时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许志勇认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是接地气的最真实呈现。近年永川高新区的崛起和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逐渐走入人们生活,以及今年6月第十八届中国机器人竞赛重庆赛区选拔赛在永川举行,许志勇寻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根”,确定永川有最肥沃的人工智能土壤。

花绽更秀美

线上线下虚实融合。在注锦科技公司,记者看到,展示区、竞赛区、调试区、研发区、组装区、教学区、3D打印区等各居其所。公司内,有小学生在玩耍,或进行“世界杯”足球赛、“创客”智能码头、智能搬运、孤胆英雄、3D打印,还有的随老师应用STEM创客3D云平台进行网络机器人设计……许志勇说,为降低编程和组装难度,公司结合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发出结构化、流程化、图形化、低代码化的线上线下编程平台,尤其是线上虚拟机器人平台既是国家鼓励的教育方式,又是家长、孩子特别喜欢的娱乐学习方式。

寓教于乐玩中学。许志勇跑过许多市场、科研机构,做过大量的考察调研,他发现“2030年一定要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生力军就是00、10后的中小学生,这也是国务院提出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的来由。同时,西方国家和日本都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学习机器人编程,而中国不到0.5%。面对5—16岁孩子的游戏娱乐方式,西方采取“启发式”、“疏导式”,中国则是“傻瓜式”、“防堵式”,中国孩子是“游戏操作者”,西方孩子则是“游戏编程者”,因而STEM教育是中国不可跨越的阶段,寓教于乐的游戏编程教育将使孩子在娱乐中学习。

许志勇说,公司拥有适合中小学学生特征的本地化虚实融合平台资源,就能走在全国编程教育最前沿,就能让永川,乃至渝西片区中小学生受益,助推“智汇永川”、“智造中国”。

                                    永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