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北碚区科协联合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的《走近身边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缙云山》科普讲座在北碚区状元小学正式开讲。讲座邀请到缙云山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的科普专家、科技志愿者郑利梅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讲座。

郑老师首先用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夜雨寄北》开启了这堂精彩的讲座。缙云山是怎么得名的?缙云山在大家的眼里是怎样的呢?郑老师用生动的讲解,丰富的图片为学生们呈现了一个物种多样、生机盎然的缙云山。接着,郑老师带着学生们认识缙云山的地理位置,了解缙云山的形成。缙云山共有2224种植物,1594种动物,野生保护植物19种,野生保护动物有22种,模式植物36种。其中,最珍贵的有650年的桂花树,611年的南方红豆杉。大家也了解到这些重点保护的动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今天的科普讲座激发了学生们亲近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并纷纷表示要一起发现缙云之美,做缙云山的守护者!
本次讲座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也助力了青少年生态观念的培育。接下来,区科协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科学知识普及,积极营造热爱科学、共建美丽北碚的社会氛围。
北碚区科协供稿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