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博奥镁铝的生产车间与研发实验室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公司产品设计主管、部长任位。38岁的他,凭借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扎实功底,自2011年入职以来,一头扎进镁合金领域,用14年的坚守与创新,从技术骨干成长为行业先锋,获评万盛经开区2025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技为民、创新报国”的初心。
“填补空白,就要敢啃‘硬骨头’”
作为一名党员,任位始终把“突破技术壁垒”作为首要目标。面对国内镁合金座椅骨架自主设计的空白,他带领团队日夜攻关,反复调试参数、优化工艺,最终攻克批量生产难题,技术水平跃居国内领先;在镁合金仪表板骨架研发中,他推动多项目落地投产,让公司在该领域站稳行业领先位置,赢得各大汽车OEM厂商的信赖。而他主导的“复杂与超大镁合金铸件开发与应用”项目,更成为新能源汽车大型一体化压铸的“技术模板”,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链上攻坚,把论文写在产业一线”
从国家重大专项到地方重点项目,任位的身影始终活跃在产学研融合的最前沿。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镁合金”,推动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大型结构件上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投身重庆市“大规格复杂镁合金轻量化构件开发”等项目,用扎实的技术成果为区域产业升级筑牢根基;在“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镁合金一体化超大铸件”揭榜挂帅项目中,他带领团队精准破解试模难题,实现产品首次试模成功,让“卡脖子”技术变成“竞争力”。
“跨界交流,让创新智慧流动起来”
“闭门造车走不远,开放共享才能共赢。”这是任位常挂在嘴边的话。2023年,他带着重庆博奥镁铝的产学研经验,站上兰溪新时代镁材料高峰论坛的讲台,分享《重庆博奥镁铝产学研合作情况报告》;同年在珠海“第四届压铸CEO峰会”上,他以《镁合金在汽车内饰件的开发与应用》为题,坦诚交流研发成果与实践难题,为行业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他说:“把我们的探索分享出去,也把别人的好方法学回来,才能让镁合金产业跑得更快。”
“匠心筑品,打造镁合金‘标杆之作’”
在镁合金应用的关键领域,任位更是迎难而上。为突破镁合金减震塔的整车应用瓶颈,他牵头联合重庆大学镁中心、长安汽车,针对强度、连接、防腐等难题开展新材料试验,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在超大尺寸镁合金尾门内板研发中,他从钢制内板特性入手,逐一攻克材料选型、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等难关,成功完成开模试制与性能验证。2024年,他又带领团队优化产品刚度、研发专用药剂,向着“比铝合金减重20%~30%”的目标冲刺,成果一经推出便引发业界关注。
“硕果满枝,初心不改再出发”
14年耕耘,收获累累硕果:2019年中国汽车轻量化设计三等奖、2023年国际镁协特殊贡献奖、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创新创业人才”、宝武镁业“金牛奖”……100余项专利申请,更是他为镁合金领域留下的“技术财富”。如今,他还成为重庆铸造行业协会专家组成员,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面对荣誉,任位始终保持清醒:“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要想产品站在世界前沿,我们必须不断进步。”未来,这位深耕镁合金领域的“追光者”,将继续带领团队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用更多高质量成果,为中国镁合金产业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刘永梅 万盛经开区科协供稿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