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正值2025年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为响应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规划中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要求,由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重庆市科协指导,重庆科技馆主办的“超能汽车‘人’”科技·人文大讲坛主题活动顺利开展。
此次活动联合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乐知行(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土汽车领域龙头力量,将“超能汽车实验室”搬进重庆科技馆。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开展,线下400余名青少年及家长齐聚现场,线上直播浏览量达8.7万人次,大家在智能汽车科技展示与体验中,触摸智能制造脉搏,点亮创新梦想。
本次活动聚焦智能驾驶,充分整合本土汽车产业资源,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沿技术转化为公众可感可知的科普内容。活动围绕“听科学家讲故事”“科学对话”“跟科学家去实践”三大环节,串联起智能驾驶的科技奥秘与产业实践——从重庆8D交通环境下的智驾技术挑战,到智能汽车测评标准,再到AI算法、激光雷达等“黑科技”的具象化解读,让前沿科技走出工厂与实验室,成为培育青少年创新思维的鲜活素材。
活动以乐知行(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网联模型车秀拉开序幕,智能小车精准完成自动识别红绿灯启停、灵活躲避障碍、沿指定路线精准行驶等操作,其敏捷反应赢得现场连连惊叹。在“听科学家讲故事”环节,赛力斯汽车智能生态平台总经理段文平、中国汽研信息智能事业部智能网联公司总经理李朝斌分别从不同视角解读智能汽车科技。段文平围绕“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结合重庆8D交通环境下的智驾技术挑战,通俗讲解AI算法如何“判断路况、规划路线”,让观众理解智能汽车“如何看见世界”的原理;李朝斌则围绕“汽车的智能安全测评”,结合中国汽研的测试创新成果,解读汽车智能安全测试的核心评价指标,使“安全”概念具象化,进一步增强观众对智慧出行、安全出行的直观认知。随后的“科学对话”环节,现场观众积极提问,围绕“智能汽车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如何保障出行安全”等话题与专家展开热烈交流。
“跟科学家去实践”环节则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青少年们化身汽车“人”的朋友,走进“超能汽车实验室”,在中国汽研测评专家李斌及工程师蓝云翔带领下,近距离观摩智能汽车主动安全测试演示,亲眼见证测试车辆通过传感器识别“障碍物”并自动刹车,直观感受“主动安全”的实际作用;通过碰撞残车展品,对比碰撞前后的车身结构、安全气囊展开状态,感知“车身防撞设计”“安全气囊触发原理”等技术,让传感器、算法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可观察”的实践认知。活动现场,青少年们还现场体验了问界M9的隔空开门、地投游戏等智能车载功能,切实感受到智能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此次活动是重庆科技馆推进“科普+产业”融合模式的又一次创新尝试,将本土产业优势转化为科普动能。通过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本土智能制造成果,播撒下科技创新的种子,助力凝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社会共识。未来,重庆科技馆将持续深耕前沿领域,联动更多产业力量,推出高质量科普活动,为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营造热爱科学和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注入科普力量。
(重庆科技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