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1936年,西南大学高教老协分会会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张和民出生于重庆忠县。多年来,他心系家乡与母校,同家人一起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捐赠善款、设立多项奖学基金,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光学专家深耕教坛,成果显著
1957年,张和民考入西南师范学院物理系,1960年提前毕业并留校任教。他曾任光学实验室主任、实验物理教研室副主任等职务,是中国光学学会四川省科普委员、重庆基础光学专委会副主任。在光学领域,他研制的偏光实验仪、多用测节仪、新型折射率测定仪等获国家专利,广泛应用于全国多所高校,深受同行好评。
情系母校捐资助学,设立多项奖项
虽已离开家乡多年,张和民未曾忘记培育他的母校。2009年,他与两位校友共同在忠县中学设立首个奖学基金“雏鹰创新奖”;2013年,个人捐资设立“和民奖”,奖励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并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2025年5月,他又捐资10万元在忠州中学设立“创新奖”,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善举延续,家人共同助力
张和民的善举深深感染了家人。其子张皓,加拿大UBC大学终身教授,今年主动出资5万元,与父亲共同延续“和民奖”至2029年。此外,2022年4月,张和民向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捐款12万元设立创新基金,奖励青年学子开展科学技术创新。
树立尊师重教榜样,弘扬公益精神
张和民生活俭朴,却慷慨助学,其捐资行为不仅是对学子的物质支持,更是精神上的巨大激励。他热心教育、回馈母校的崇高情怀,深受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为社会树立了尊师重教、热心公益的光辉榜样。
“创新奖”的设立,旨在激发青年学子的科学兴趣与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敢于突破常规,为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播撒种子、搭建阶梯;“和民奖”则侧重于奖励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他们追求卓越、实现梦想提供助力。两项奖项相辅相成,既注重学术创新,也关注品格养成。
截至目前,张和民已为忠县中学、忠州中学、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累计捐款52万余元。他的爱心与奉献,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一代代学子的成长之路。
(重庆高教老协 供稿)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