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服务

丁顺安:以科技之光点亮教育之路 用赤子之心书写奉献华章

发布时间:2025-08-28 | 作者:合川区科协  | 编辑:刘露

丁顺安,原重庆市合川区大石中学高级教师兼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现任嘉懿科学院名誉院长。他扎根科研一线和教学一线四十多年,将毕生心血倾注于物理教学与科技创新;他以科技为笔,以教育为墨,用六十余载的人生轨迹,在乡村教育的画卷上书写下熠熠生辉的篇章,照亮了无数学生的未来。

讲台育桃李 科研助学暖人心

初登教坛的丁顺安,将对科学的热爱融入教学。在农村中学任教期间,他创新教学方法,让抽象的物理定律变得生动易懂。1991至1992年,他连续斩获太和区、合川县物理赛课第一名,更夺得重庆市物理赛课一等奖,所教学生中考物理成绩屡次刷新纪录,他年年被评为区、县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

教学之外,他的科研热情从未熄灭。为筹措科研经费,他卖掉家中所有值钱物品,甚至变卖了仅有的“渭沱债券”,把家改造成实验室,购置快速闪光照相机等设备,日夜钻研。1989年至1992年,他先后研发出“水乌龟(热得快)”“长寿命灯泡”等十多项小发明。当看到农村学生因家境贫困面临失学,他萌生了“科研反哺教育”的想法——与重庆灯泡厂合作,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工灯泡,教室变车间,班干部当管理者,利润的95%直接用于资助贫困生,丁顺安用科研与爱心,为乡村孩子铺就了一条希望之路。

科创结硕果 引领节能新时代

1985年8月至1993年春,丁顺安的科研迎来重大突破。历经7889次试验,绘制400多种研究草案,他成功研发出“高效节能利废日光灯电子变频启动器”(电子镇流器)。这项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照明模式,将人类带入冷光源照明节能新时代,获国家专利。1993年底,他创建合川市群星新技术开发研究所,任所长期间,不仅带动了川渝地区扶贫产业发展,更培养出王孔江等国家级科研人员20余人、沈有忠等企业家20余人,成为当地科技扶贫的“领头雁”。他先后被推荐为合川市企业家协会第一任理事、科技副镇长候选人、龙井镇人大代表。

深耕教坛路 科创教育谱新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后,他带领学生和自己一起研发出旋转拖把、分离式开水壶等近200种新产品;2017年起,他义务引领大石中学及合川多所小学的科技团队,培养科技教师数十人、学生科研团队数十个。2018年,他辅导的周旭、卢豪、杨洁在重庆市第33届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金牌,实现合川区30多年来市级创造发明金牌“零的突破”,他本人获“重庆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2018至2019年,他辅导的多所学校科技团队在市区级大赛中包揽金、银、铜牌;独立撰写的《创造发明与制作》校本教材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在全国十多个地区推广使用。2019年任大石中学科协副秘书长后,他整合资源,亲自授课,在合川区第9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带领大石中学、大石小学包揽创造发明一等奖3项(全区仅3项),并在重庆市第36届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金牌1项、一等奖2项。

初心映日月 科技之光耀四方

进入新时代,丁顺安的科创脚步愈发坚定。2021年,他指导学生参加重庆市第十届物理科技小论文大赛,一举包揽初中组2个特等奖、高中组1个特等奖(全市共2个)及2个一等奖,创造历史最佳成绩;2022年,8篇辅导论文全部获奖,其中6个一等奖;2023年,6篇论文再夺全市唯一特等奖及5个一等奖,一次次“震撼重庆”。

如今的丁顺安,身兼合川区科创巡回指导专家、评审专家,“重庆市院士·专家·讲师团”专家等多重身份,受邀到大、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传播科技创新方法。先后获“合川区首届区长奖”“2021合川区最美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等荣誉,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中国核科学家于敏研究室的李树曾专程来访、2024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到大石中学调研,观看了丁顺安带领团队获得满壁奖状和金牌的荣誉墙,并与他交流科技人才培养之道,称他的“草根科研、无私奉献”精神令人动容,对他的成绩和贡献赞不绝口。

从少年追梦到花甲坚守,丁顺安用四十余年的教育生涯证明:科技的力量,既能推动时代进步,更能照亮无数心灵。正如他所言:“科技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愿用毕生精力,在灯火阑珊处守护那片科学之光,让桃花盛开,遗留万世芬芳。” 这束光,是他对科学的执着,对教育的热爱,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对社会最深情的奉献。

合川区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