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服务

魏相章:勤学钻研练本领 技术攻关解难题

发布时间:2025-08-19 | 作者:长寿区科协  | 编辑:刘露

魏相章是重庆市映天辉氯碱化工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工程师,22年来,他深耕化工自动化领域,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他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见到他的身影,他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获评长寿区2025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

图片1

扎根一线 苦练内功

2003 年,初入职场的魏相章,怀揣着对化工领域的憧憬与期待,从最基础的仪表专业技术人员做起。那时的他,深知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一块万能表、一个工具包、一本笔记本成为他日常工作的标配,无论走到工厂的哪个角落,他都如海绵吸水般不断学习。工厂里的每根电线、每个接头、每块仪表,在他眼中都是知识的宝藏。他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入手,以 “钉钉子” 般的精神,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在那个技术更迭迅速的时代,电子维修、计算机等专业知识成为他提升自我的关键。他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自学相关知识,在无数个日夜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理论难题。同时,他广泛钻研各种仪器设备,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每一次设备故障的排查与修复,每一个生产环节的优化,都成为他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的契机。正是这种对未知领域的强烈探索欲望,让他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崭露头角,屡有成效。

锐意创新 智领转型

技术愈发成熟的魏相章,紧紧围绕生产需求,大力开展技术革新。他钻研仪表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数据,如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依据工艺要求和既定的控制策略,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或手动调节,以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并确保产品质量达标;参与保护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他用汗水和智慧推进公司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在数字化转型、本质安全提升、节能降耗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作为公司仪表专业负责人,魏相章勇挑重担,主导了一系列重大项目,成为推动公司技术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主导完成氯碱及下游产品生产线数字化转型与本质安全提升示范、三化升级及TCE装置零手动改造等项目,攻克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建成智能化中央集中控制室并实现稳定运行。创新实施三化升级及TCE装置零手动改造,通过建设报警管理系统、PID评估和整定系统、APC先进控制系统,使报警频次大幅降低,氯碱装置自控投用率由26%提升至96%,TCE装置自控率由43%提升至96%,大幅降低操作频次,为全岗通实施奠定技术基础。构建生产全域可视化监控体系,集成GIS地图定位与鹰眼视觉系统,实现厂区360°无死角监控。梳理能源平衡和物料平衡节点,推进能源平衡和物料平衡信息化建设。大幅提升装置本质安全,实现装置能源、原辅料单耗下降,年节约成本800余万元。

攻坚克难 硕果累累

在核心技术攻关的道路上,魏相章从未停止脚步。他主导实施《三氯乙烯副产高沸物分离纯化及综合利用研究项目》等3项长寿区科技计划项目,这些项目聚焦行业痛点,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零极距离子膜烧碱电解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被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评定为技术进步成果奖三等奖,《映天辉3000Nm3/年氢气提纯技术研究项目》获得重庆化医集团“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贡献奖。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魏相章也成绩卓著。他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6 件,这些专利涵盖了化工自动化领域的多个关键技术点,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他撰写的论文 《氯碱电解数字化车间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应用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深入剖析了智能化系统在氯碱生产中的应用及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获得氯碱工业协会论文一等奖,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贡献了智慧。

千工易寻,一技难求。从一块仪表的安装,到一个仪表端子的连接,再到一台设备的调试,魏相章在小环节里研究大学问,做出大成果。在未来的科技道路上,他将继续勇往直前,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长寿区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