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服务

叶姜瑜:把生态智慧写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

发布时间:2025-07-30 | 作者:重庆高教老协  | 编辑:明毓琳

近日,重庆高教老协社会服务专委会叶姜瑜教授深入四川内江市田家镇七家嘴社区,在田间地头为当地生态农业发展“把脉开方”,将“三维生态农业”理念和实用技术送到村民身边,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1

田间指导,推动生态循环实践

七家嘴社区拥有农田、鱼塘、采摘园、秸秆加工厂及蚯蚓养殖大棚,生态循环经济已具雏形。叶姜瑜教授顶着烈日,穿行于鱼塘边、堆放着秸秆的资源化处理厂以及挂满果实的采摘园,现场查看,逐一给出针对性意见,指导如何利用微生物调控鱼塘水质减少换水依赖,讲解如何高效发酵秸秆成为优质有机肥,并建议在采摘园建立更健康的土壤微生态以减少化学药剂使用。每一项建议都紧扣“以菌促生、变废为宝”的生态循环核心,为社区完善循环链条提供了科技支撑。

阐释理念,激活土壤生命力

调研指导中,叶姜瑜教授向村民和社区干部深入阐释了“三维生态农业”理念。他指出,传统二维农业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和抗生素,难以持续。土壤是“活”的生命体,由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构成,而微生物往往被忽视。过度使用化学品会导致土壤板结、盐碱化。他强调,善用益生性微生物不仅能有效防治病害,更能活化土壤,从根本上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在蚯蚓养殖大棚,他捧起蚯蚓形象比喻道:“它们是土壤活力的‘晴雨表’和‘微生物搬运工’,能将大分子有机物切成小分子供植物吸收。”

不辞辛劳,“土办法”收获点赞

社区干部老刘感慨道:“叶教授这么大热天来到农村,讲的都是我们听得懂、用得上的‘土办法’,句句讲到点子上!”叶姜瑜教授务实深入、通俗易懂的指导,为七家嘴社区描绘了更清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蓝图:让土壤“活”起来,让田野焕发生机。

以汗水为墨,以大地为卷,叶姜瑜这位与微小生命对话的科学家,再次用沾满泥土的双脚践行着信念,一笔一画写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上,用科技的力量守护着绿水青山。

(重庆高教老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