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拓荒芜,造福黎民”——重庆市弘扬科学家精神西南大学宣讲分团走进潼南区实验中小学

发布时间:2025-09-22 | 作者:西南大学科协  | 编辑:明毓琳

9月18日,重庆市弘扬科学家精神西南大学分团走进重庆市潼南区实验中小学开展“远拓荒芜,造福黎民——袁道先院士的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区内各学校校长、科技辅导员、获奖学生代表、辅导教师代表以及400余名高中师生参与其中。此次活动由西南大学分团胡文娟担任主讲,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融科学启蒙与精神感召于一体的精彩课程。

宣讲伊始,胡文娟展示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广西桂林等喀斯特地貌美景图片,介绍了石漠化地区裸露岩石现状,让大家直观感受到石漠化地区的生存困境,并指出“石漠化”治理的紧迫性。

随后,胡文娟以袁道先院士科研生涯为主线,回顾其响应国家需要,投身地质学的青年抉择,不畏艰险深入雅鲁藏布江开展野外考察的惊心历程,以及晚年仍以九旬高龄奔走一线,带领团队在重庆、广西等地探索“金银花”“火龙果”等生态治理之路,用“因地制宜”的科学智慧助力百姓脱贫、修复脆弱生态。胡文娟提到,袁道先院士推动我国岩溶学研究走向国际,促成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落户中国,并荣获国际终身成就奖。

为促进科学教育落地落实,推动科学家精神走深走心,活动现场还开展了一场“魔术实验”,让抽象的岩溶原理变得直观可感。宣讲员通过互动实验讲解岩溶形成原理:用甲基橙溶液检测地下水酸性,邀请学子参与操作或闻气味,直观验证地下水酸性与岩溶形成的关联。同学们积极响应,参与实验的同学认真操作、仔细描述特征,未参与的同学也凑近观察,现场氛围活跃。大家亲手操作实验,不仅读懂了地质现象的科学逻辑,更明白了袁道先院士投身研究的深层意义。

宣讲尾声,主讲人以“应向袁道先院士学习什么”设问,引发学子深思,并鼓励他们关注环保、建言实践。现场反响热烈,多人交流感悟,显现出科学家精神与生态责任意识的真切共鸣。本次宣讲活动以科学家事迹为桥梁,将科学知识与精神传承相结合,系统普及了岩溶科学与石漠化治理知识,让袁道先院士“爱国报国、坚韧奉献、心系民生”的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有效激发青年一代树立以科学报国、以实践济民的远大志向,为培育具备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的新一代奠定思想基础。

精神赓续永流传,青年笃行逐梦长。西南大学宣讲分团作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薪火传递者与实践推动者,始终扎根校园、贴近学子,在播撒科学精神的道路上步履不停。未来宣讲分团将进一步深化“故事+科学”宣讲模式,推动科学家精神从课堂走向生活,引导青年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让科学家精神融入青年成长,助力培育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西南大学科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