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基层科协组织“三长制”改革,推动科协系统改革向基层延伸、在基层夯实。黔江区科协抓实“三长”组织建设、活动引领、监督检查“三举措”,真正使科协组织和科技工作者在基层“看得见身影、听得到声音、发挥出作用”。
一是突出“三长”主体地位。加强对“三长”工作的统筹设计和整体推进,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挥“三长”作用激发基层科协组织活力实施意见》《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3+1”改革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明确了“三长”工作职责,切实发挥“农技站长+培训”“卫生院长+义诊”“学校校长+教育”作用。建立健全了科协兼职副主席履职的服务机制,要求基层科协在“人、财、物”上要给予积极支持。
二是释放“三长”活力细胞。加大对“三长”为代表的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宣传力度,表扬16名科技工作者,推荐5名科技工作者为市科协代表,推荐2名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利用“三长”带头,密切联系农、医、校三领域科技工作者,建立以科技教师、医生、农技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基层科普队伍115支,1月至10月共开展各类科普活动300余场次。
三是强化“三长”问效督导。建立了“三长”会议制度、活动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3项工作保障制度,落实“三长”服务链接机制、品牌建设机制、工作考核机制等3项工作推进机制,将推进科协组织“三长制”改革情况纳入了区级年度综合考核。1月至10月召开疑难会商工作会议5次,协调解决“三长”工作推进重要事项12个,提升基层科协组织服务能力。
(何云莲 黔江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