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庙宇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曾先进
曾先进,男,汉族,1971年3月生,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人,1991年1月参加工作,2019年2月17日提出入党申请,2021年9月成为预备党员,中专学历,现任巫山县庙宇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庙宇镇科协兼职副主席。
曾先进于1971年3月29日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他是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爷爷就是共产党员,影响了他的父亲和他。父亲谦虚严谨,细致谨慎的工作作风从小就深深地感染着他,祖辈三代行医,同时也影响了他,踏上这条医学之道路。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发生后,曾先进义无反顾,转身便扎进疫情防控第一线。深入动员部署,强化组织赋能,切实发挥“三长一家”引领作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深入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一线现场指挥,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组织医生组成医疗救治专家组,集中精锐力量做好医疗救护与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做到组织严密、责任明确、工作有序、措施到位。科学制订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发热门诊工作流程,超前做好防护物资的储备与采购,精准做好疫情信息的上报、对外宣传与信息发布,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指挥部制订返乡人员疫情防控方案,组织开展返乡人员信息摸排,积极宣传疫情防控要求和个人防护知识,实时掌握全镇疫情;妻子身患癌症,却无暇顾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正能量。
签约一人,履约一人,我们如约而至。庙宇镇是巫山县人口大镇,各村分布较散,外来人员复杂繁多,公共卫生工作难开展,群众基础弱,长期停滞不前。曾先进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常常提到要多为老百姓考虑,不能让老百姓寒心。2020年,曾先进上任庙宇镇中心院院长后,倡导提出“仁心仁术 臻于至善”卫生院院训,对内重建合理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定期安排医务人员下村履约;对外加强乡村医生团队建设,统筹资源分配,引导调动乡村医生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乡镇的年轻人大多外出,留下来的就只是老、小一代。而人口的流动,也使得乡镇老龄化的上升,而关注于乡镇人口的健康问题也就成为了热题。在乡镇中,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有着顽固的思想,不舍得钱,对自己的健康也就不怎么上心。但是随着家庭医生加入到乡镇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就有了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意识也有所加强。慢病签约,真诚耐心。在乡镇一般常见的就是慢性病,中国慢病患者数量众多,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就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慢病具有病程长、发病高、用药周期长的特点,所以一旦确诊治疗那所产生的费用是非常高的,为了能让想乡镇的人员能够看得起病,也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实惠的服务,曾先进院长推出了家庭医生组合包,在每年的服务上进行“升级”,增加体检项目、诊疗费用减免等,如签约居民购买100元的健康体检服务包,可以享受450元的较全面健康体检项目。这一点真实突出了家庭医生的服务目的,让被签约的用户体会到真正的实惠,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在服务人民的基础上,为人民的健康、利益考虑周全。这是从真正为民服务的角度上考虑的,也是为把惠民的目的践行到底。提高服务,不忘初心。健康守护,是省时舒心的服务。对乡镇人员来说,关注自己健康的意识是比较淡薄的。所以提高乡镇人员的健康意识就很重要了。于是在乡镇中,进行了一些身体健康的宣传活动,对签约的家庭提供了一对一的咨询方式。当老人的身体情况感到不适时可以及时联系到家庭医生,医生也可以立马赶到现场,对病人做出合理的救治措施。我们也提供了一些数字化的服务体系,让资源能够共享,让老人对健康的知识能够多了解一点,目前我们正在着力构建起连续、高效、综合、便捷的数字健康服务体系,激活城乡慢病防控“神经末梢”。
大力弘扬中医文化。中医文化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又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中医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所以必须要传承和发扬。”曾先进说。他曾在刘云老师门下进修学习中医骨伤,第二年到李国华前辈处进修学习中医内科,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拜在饶家济老前辈门下,继续深入学习中医,三十年过去了,有收获也有许多心得,特别是在前面几位老前辈的熏陶下,吸取了中医之精髓,特别是对中医的疑难杂症(慢性盆腔炎、内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治疗综合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但远远不够,他继续深造中医,强力推进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全力提升中医理疗服务水平,让广大患者真正享受中医药事业发展成果。每年定期邀请山东专家教授,采用老中医“传、帮、带”的授课形式,对全院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和临床技术推广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和医疗水平,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筑牢基础。
“厚德、精医、敬业、和谐”,曾先进始终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责任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压力,也是不断前行的动力,他深知自己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惟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巫山县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