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服务>人物风采>

屹立在防控最前沿

发布时间:2020-03-02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记永川区科协“七大”代表、区医学会常务理事、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科长邹静波



检测!检测!!检测!!!

在永川区疾控中心检验科,区科协“七大”代表、区医学会常务理事、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科长邹静波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检测。及时精准的检测,避免病例遗漏,指引防控方向,服务疫情防控。

没有豪言壮语,他一门心思做好检测;没有华丽词藻,发朋友圈也在指导工作;从不叫苦叫累,带领团队勇敢逆行。自1月21日起至今,邹静波没休息过一天,他率领团队完成了4600余份标本检测,其中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在治病人的1000余份(含同一例病人的多次)样本动态检测,他本人曾连续工作超40余小时,为全区疫情防控争取了时间,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邹静波,因为专业,他有职业敏感;因为专业,他多次先期示警;因为专业,目前永川确诊病例清零,防控有序有效。

职业敏感,未雨绸缪

1993年,邹静波退伍安置到原永川市防疫站(现区疾控中心)卫生科工作,先后考入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后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学习检验专业知识,提高检验能力和水平,迅速从门外汉成长为检验内行。如今,他是市卫健委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专家组成员、市预防医学会性病艾滋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永川区医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带头人(全市疾控系统校外唯一);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10多篇专业论文,其中7篇在国内专业权威学术刊物《中国艾滋病性病》上发表。他的多项新发现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相关内容的修订;他通过巢式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展疟原虫的种群鉴定,受到国家级专家一致好评;去年他将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登革热检测之中……

今年春节,因为新冠肺炎,永川区疾控中心全力迎战,邹静波更是早早做起了准备。邹静波说,2009年就对当时捉襟见肘的防疫物资供应深有体会,近年来他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向上争取免费耗材,其保有量足以抗击一次大规模疫情的首波冲击。市疾控工作人员和他开玩笑:“防火防盗防邹静波”,说他拿走的东西(耗材)当不得饭吃,只为用来做事。他很感激市疾控中心领导给予永川疾控工作的大力支持。

邹静波在疾控战线工作27年了,对某些东西有特殊敏感性,一旦有风吹草动,他就能感觉到其中蹊跷。去年12月,武汉刚刚出现疫情苗头,他利用到市疾控中心送流感毒株的机会,专门与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凌华所长、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流感科科长叶盛探讨了这个问题,大家一致倾向于与冠状病毒有关,他便在全市CDC系统率先购进6种人感染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联系厂家要求他们一旦国家公布宏基因组测序结果,研发出的首批试剂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发往永川。

先期示警,防控疫情

1月21日下午,邹静波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全院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进行了正压空气呼吸器的使用和鼻咽拭子采样培训,当晚现场指导感染科医生护士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人和其丈夫进行上呼吸道标本采样,后于次日凌晨完成检测,发现了永川区首例2019新冠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向市CDC提前预警隐性感染者可能是潜在传染源。

“首发病例是个女的,医院叫我过去指导下呼吸道采样。去了之后,见她老公在照顾她,我就‘搂草打兔子’都采了,结果女方病毒载量还没有男方高,两个都是阳性,先后两次采集标本3次检测结果一致。但女方有症状,男方无,是不是提示:无症状感染者为潜在的传染源?”1月22日下午3时,邹静波与市疾控传染病防治所所长李勤对话。1月23日深夜,他告诉女儿:“国家有难,我们当挺身而出,如果爸爸倒在工作岗位上,也不要悲伤,应该为我感到光荣和自豪!你看那些置生死于不顾奔赴武汉的医生护士们是多么英勇,我以有这样的同行为荣!”从此,他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因为之前他曾职业暴露下肢瘫痪,治疗康复几个月才重返岗位)。

发现情况后,他还向璧山、大足等区疾病控制中心示警,建议他们提前做好应对大疫情准备,正是因为邹静波对职业的高度敏感性和预判能力,在疫情防控的初始阶段,许多单位都面临着物资短缺,试剂耗材迟迟无法供应的情况下,永川区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截至目前,永川未出现检测试剂、耗材短缺的情况。

1月28日,邹静波主动请缨支援湖北,并剃光了头发做好准备。“我是军人出身,我渴望上战场!”考虑到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定点救治周边共8个区的确诊患者,邹静波没能去成。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华东安慰他:“你们任务很重(8个区),把你们片区的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胜利!”

随着工作向纵深推进,邹静波也一次次将工作做得更精更细。“我们在重医附属永川医院送检的3例在治病人标本上发现粪便标本核酸阳性,呼吸道标本未提供;一例鼻咽拭子核酸阴性,肛拭标本核酸阳性;尤为重要的是一例已经间隔24小时,两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符合诊疗方案第五版出院标准,但粪便标本核酸阳性,检测结果提示病人仍然在排病毒,建议提请临床专家评判并及时修改出院标准,并在排查疑似病例中考虑增加粪便/肛拭检测以防止漏检……”2月6日中午,邹静波与张华东副主任对话。

“我们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就能越早切断传播途径,才能越早保护易感人群,这点是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常识……其实我们的压力很大,怕漏检放掉隐性感染者,造成新的传播和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失去生命,怕因为工作上的疏漏阳性做成了阴性而误导临床,把还没有痊愈的病人提前放出去了,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置疑声音,不过我们都能正确面对!”邹静波语重心长。

带队逆行,病例清零

从1月21日永川区发现首例病人起,邹静波带领团队主动取消一切休假,立即将8名具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力的工作人员分为4组,制定可行工作方案,战斗在检“疫”一线,确保永川一旦有病例出现就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为科学防护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当好永川100多万人民的保护神。

工作中,永川区疾控中心检验科PCR实验室承担了渝西片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疑难标本的复核任务,对渝西片区新冠肺炎病人定点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在治病人标本进行动态监测,发现了呼吸道核酸阴性、消化道样本核酸阳性现象,并及时上报重庆市CDC和重庆市卫健委,对现行第五版两次呼吸道样本核酸阴性的出院标准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得到采纳。他还先后为大足、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疑难标本进行了复核和指导,协助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永川区人民医院、永川区中医院的PCR实验室临时性改造工程,并为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中心等区外医疗机构的新冠肺炎病毒实验室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渝西片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分配试剂耗材,保障了各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邹静波,有20多年党龄,除日日坚守在极高危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日以继夜地工作外,还多次深入险地,亲身垂范,先后对区人民医院进行了两次采样培训并进入隔离病区进行现场采样指导示教,对永川区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了三批次120多人的采样和生物安全培训,对公安机关进行了新冠病毒的安全防护培训。自1月21日起,他从未休息过一天,其中最长连续工作时间达40小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了许多同事,感染了许多同道中人。在他的带领下,同科室的8名核酸检测人员除原有的党员外,又有5人提出入党申请。

他说,作为母亲的儿子,这段时间自己不合格,母亲生病也没法照顾;但是,做永川人民的儿子,他是合格的!20多年来,他一直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他说,最危险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一帮疾控人。将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带给了全区百姓,这是疾控人的天职。

邹静波,站在防控最前沿,书写生命精彩画卷!

永川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