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论坛>

关于提升区县小型科技馆展教活动品质的意见建议

发布时间:2019-04-24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科普教育,增强科普意识,培养讲科学、爱科学的青少年尤为重要。科技馆作为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是面向青少年的主要科普阵地,致力于培养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其实现科普教育功能的方式主要包含展览和展教,其中,展览是核心,而展教则是对展览的补充和升华。对于区县小型科技馆来说,虽然规模不大、资源有限,但办好展教活动对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质意义重大。

一、存在问题

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区县科技馆展教活动开展情况,发现小型科技馆展教活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活动类型单一。当前小型科技馆展教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形式固化、内容单一。教学方式上,多数以ppt讲解形式进行知识灌输,或是采用固定套路、规定动作的科学实验、科技制作,且与场馆展品结合度低,未与展览达到共促进、齐发展的效果;教学内容上,普遍偏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缺乏对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参与者大多是10岁以下的小朋友,初高中生极少。

二是精品课程缺乏。小型科技馆专业人才少、器材采购难,还不具备开发精品课程的能力。一方面,科普辅导员虽然具有基础的科普讲解能力,但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还有所欠缺,很多创新想法转换为实践非常困难,大型科学实验成功率极低;另一方面,实验器材购买没有可靠渠道,只能通过淘宝等电子商城进行采购,品质和适合度难以保证,严重影响实验效果和成功率。

三是硬件设施不足。高品质展教活动需要硬实力作为基础保障,主要体现在硬件设施方面。小型科技馆普遍缺乏展教功能用房,活动场地简陋,硬件设施缺乏。因此,有的科技馆在大厅搭建临时展教场地,有的甚至没有场地开展展教活动。功能用房的不足,硬件条件的缺失,导致很多需要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的展教课程不能开展,限制了展教活动实现创新性发展。

二、意见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有以下几方面意见和建议:

一是开拓创新思维,丰富展教内涵。在原有展教模式基础上,要不断丰富展教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形式上,积极开展科普讲座、科普情景剧、“小小科普员”科普讲解比赛等活动,提升展教活动丰富性;内容上,除了要针对低龄儿童,开展以培养科学兴趣为主的科普启蒙活动,还要满足初高中生的科学需求,积极探索馆校结合模式,开展与学业关联性较强的展教活动,提升展教活动覆盖面。

二是构建联合体系,实现共同发展。小型科技馆在开发和设计精品展教活动上人才不足、资源缺乏,需要加强纵横联合,形成开发合力,实现共同发展。一方面,可由市科技馆组织构建区域科技馆联合发展体系,区县科技馆可依托市级科技馆在人才、资源、经验等方面优势,丰富展教经验,实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可由区科协牵头与区教委、区科委展开合作,聘请科教领域专家为展教师资,联合开展专家讲座等优质活动,打造江津“科普品牌”。

三是加强学习交流,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开展科普讲解比赛,着力提升科普辅导员科学素养和科普讲解能力。组织相关人员赴其他优秀场馆培训交流,重点学习优秀展教经验,引进精品展教课程,借助外力提升自身展教品质;定期开展“科普讲解比赛”,促进集中系统学习科学知识,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和科普技能。

四是争取财政支持,提升硬件条件。争取区财政支持,加大资源投入,配备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数字视频展示台等硬件设施完善的功能用房,打造更具信息化、现代化的展教活动。届时,科普辅导员可以运用画、文字、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直观地、多角度地将科学知识呈现给青少年,有利于提升展教活动的生动性和可理解性。

(刘万萍 江津区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