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文化>论坛>

农村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困难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11-05 | 作者:  | 编辑:重庆科协数据迁移

——基于垫江县农村学校科技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一、农村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创新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形成了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科技创新思想,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要在更为宽广的全球视野和历史纵深中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把创新放在核心和引领地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明确要求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怎样把这一美好的蓝图变成壮丽的现实,关键靠人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创新潜质关系到他们的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人才以用为本,要因类施策,重点用好科学家、科技人员和企业家,放手使用人才,通过各种途径方式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科技创新还在于适应国家高考制度改革。2003年高考改革以来,高校自主招生就是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这个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想招那些在某个单科或领域有特长,但学习成绩可能不是特别拔尖的学生。如,201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90所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要招收具有创新潜质的考生,可以降低20——60份录取,特别优秀的可以降低至一本线录取。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想招收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和创新潜质较好的学生,以培养某一领域顶尖的人才。

二、农村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困难

1、科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2018年笔者对全县26所农村学校的科技教育进行了调查,从被调查学校反映出来,90%的学校科技教育资源严重匮乏。表现在科普影视、科技学具、科普体验设施、科技展示图片、科技教材、科普读物等想多较少。

2、科技教师相对较少。从 被调查的26所学校来看,只有2所学校有像样的专职科技教师,其余学校均没有科技教师。学校开设的科学课都是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兼任,或者其他工作量不足的教师担任,甚至有后勤人员担任的。因而,科技课只能流于形式。

3、科技教育硬件投入不足。开展科技教育,必须要有科技活动室,科技试验器材、设备,教具,工具等,以及研究、探索的易损材料等。这些东西,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即使有的学校有一些器材,但基本没有利用。

4、顶层及教师重视不够。据学校反映,教育主管部门在顶层设计上,对农村学校的科技教育不够重视,没有纳入长期发展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导致学校科技教育氛围不浓,很多学校的很多教师根本不知道科技教育是干什么,更谈不上怎么干。整体局面是主管部门不重视,学校不重视,教师不重视。

5、科技教育环境缺失。从被调查的学校看出,整个农村学校科技创新的大环境尚未形成。虽然一些媒体、领导在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在很多农村学校尚未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大氛围,更但不上科技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农村小学开展科技教育的对策

1、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多少年来,都在呼吁发展素质教育,然而科技教育这种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却得不到重视,又谈何素质教育呢?实际上创新教育、卓越课堂等,也是素质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如果能像抓卓越课堂那样抓科技教育,通过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坚持不懈的抓下去,一代具有高创新能力的人才一定铺满中华大地。建议从课程开发、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教具研发、教师队伍建设、奖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建立等,建立像语文、数学教学那样的长效机制。

2、培养科技教育师资。就目前来看,现成的科技教师较少,那怎么办呢?建议,建议采用培训的方式进行培养。科技创新教育本身不难,没有教学语文、数学那么尖端。只要调动了教师学习科技教育的积极性,让其参与科技教学和其它学校的观摩学习,科技教学的能力要不了两年就形成了。因此,可以通过各种科技大赛活动、专题科技教育、科技公开课等进行培养。

3、加大科技教育资源投入。农村小学并不是要搞什么高大上的科技创新,而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展科技教育,必须得有场地、设施、教具、学具等,只有通过大量的科技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建议,在农村小学建一个小型科技体验馆。

4、营造科技教育氛围。教育工作者经常在提到“环境育人”,科技教育也一样。如果一所学校没有科技创新氛围,那所学校的科技教育一定没有多少成绩。从被调查的学校来看,那些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科技文化彰显、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科技创新成果就多,师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也高。建议,农村小学多探索科技教育育人环境,把科技文化、科学探究活动、科技创新实践融入校园文化中。

5、对学生进行创新品格、创新思维等创新品格的培养和训练。以任意一门学科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创新品格。知识好比食物,智力好比营养,创新潜能好比消化功能。创新灵感产生的最大特征,在于它是创新者调动自己全部智力,使精神处在极度紧张甚至是如醉如痴的疯狂状态的产物。虽然我们还没有找到控制灵感产生的有效方法,但是训练学生养成长期认真思考问题,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突然受到外部事物的激发,问题却一下子解决了的习惯,是控制灵感产生的基本方法。实际上,创新思维还可以通过很多学具进行培养。

(况成林   垫江县科协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