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学术>学会活动>

《大学科普》杂志新刊出版“学术校庆——贺重庆大学90华诞”专题

发布时间:2019-09-30 | 作者:市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会 | 编辑:冷苏红

近日,《大学科普》杂志2019年第三期出版。本期杂志科学选题为:学术校庆——贺重庆大学90华诞,该专题力求用凝练的文风,精彩的内容,与读者共同回顾悠悠九十载岁月,在风雨的洗礼下,重庆大学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重大精神”,共同感受重庆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

本期杂志内容丰富,带领读者一起走进这所“薪传九秩,教泽八方”的“双一流”高等学府。【卷首语】特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咨询委员会顾问田涛教授撰写,向读者们深入解读了华为有限公司总裁、重庆大学知名校友任正非送给年轻人的六个字:“视野、意志、品格”。田涛教授在文中写道:“一个年轻人,当他选择了拥抱时代,拥抱社会的时候,如果他拥有这样三个良好的个人禀赋,在面对世界的时候,他的所谓哀愁、所谓迷茫,所谓困惑也想也同样会有,但总的人生基调则更多的是阳光与奋进。”

【专栏:重庆大学 90 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着眼重大、立足重大,深入挖掘重庆大学独树一帜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描绘着重大学子“敢为人先、攀登高峰、奋起直追”的创新勇气,字里行间透露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科学人物】栏目精选数位在各自领域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人物选择贯穿中外。从线规划的奠基人,有“线性规划之父”之称的数学大师丹齐格以及致敬:荣膺“拉马努金奖”的三位中国数学家,再到重庆大学默默坚守六十年,皓首穷经,甘为人梯,在煤与瓦斯领域做出卓越开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鲜学福院士、坚持野外科研三十年,把论文写在冰天雪地里的蒋兴良教授,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坚持和奉献的真正含义。

【校长之声】精选重庆大学第十四任校长李晓红、第十五任校长林建华、第十六任校长周绪红、第十七任校长张宗益,这四位校长献给重大师生的寄语,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将“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人生追求娓娓道来,也将“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精神淋漓尽致地传承给广大师生。

【特约专稿】聚焦重庆大学部分最新科学成果,为读者精心挑选各领域优质科普作品,通俗易懂地由“重庆大学物理学院的前沿研究”“从组织学术活动 促进学术交流”“湍流问题的运动学探索”“杨宇振:远距离与近探索”“核能利用如何保证核安全”“到电影作为科学:与时间的赛跑”“科技与艺术的相遇:电影术与科学电影”等科普精品美文,让跨学科前沿领域巧妙相融合。

【科学前沿】瞄准最新科学发现,讲述了“一条预测量子计算崛起的新定律”及关于“阿波罗的孪生姐姐——阿尔忒弥斯号”等有趣的故事,读来趣味无穷。

【好书推荐】为读者奉献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追问人工智能:从剑桥到北京》 《科技前沿和未来》(第一辑)与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云湖幻彩集——重庆大学学生诗文选》三本优质读物,带领大家畅游文字海洋。其中《追问人工智能:从剑桥到北京》为《大学科普丛书》(第一辑)新分册,全书内容经过严格甄选和精心打磨,记述了作者刘伟在剑桥大学访学时的所看所感所思所悟,结合科学哲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观察思考,并结合自己正在进行中的人机融合智能研究展开本质性探讨和思考,初步勾勒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变化。

【科普基地】选取了目前重庆大学的重庆市市级科普基地:重庆大学物理探索科技馆、重庆大学建筑教育科普基地、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科普基地、重庆大学《大学科普》杂志科普基地四个独具特色的科普基地,带领读者一览各科普基地的工作与展望。

在《重庆大学〈大学科普〉杂志科普基地》一文中,精选《大学科普》杂志基地发展中的历史性“里程碑”,带领读者一览其十二年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多年坚守,不懈努力,《大学科普》杂志力求以最好的内容回馈读者,也正努力向 “以文化来促进科学普及”的道路上不断奋进,力争让科学惠及群众、让科学助力未来。

(刘畅 汪焱琳 市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