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重庆交通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09 | 作者:市环境科学学会  | 编辑:明毓琳

2025年7月3日下午,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重庆交通大学成功举办。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张铭、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原副局长张文、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俊华,以及大气环境专委会主任委员郑旭煦出席大会。大气环境专委会专家组成员、全体委员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图片14

会上,张铭高度赞赏了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并对专委会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他指出,大气环境专委会的成立是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加快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平台,对推动我市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的创新与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张文全面回顾了我市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并指出当前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多重挑战。他强调,大气环境专委会的成立恰逢其时,肩负着推动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使命,希望专委会加强科研创新,深化行业交流协作,协助做好行业监管,同时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方俊华宣读《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关于设立大气环境专业委员会的通知》,并向大气环境专委会授牌。

郑旭煦表示,将带领专委会全体委员,紧密围绕国家和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的中心任务,聚焦我市大气环境治理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瓶颈,强化协同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专委会平台优势,汇聚各方智慧,努力为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术交流环节,电子科技大学董帆教授、李解元教授,以及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余家燕分别作题为《大气光化学与环境催化界面过程及其AI融合探索》《超大山地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机理研究与智慧感知技术研发需求探讨》的专题报告。报告内容不仅拓展了大气环境催化与AI技术交叉的前沿和视野,更为成渝地区超大山地城市复杂多变大气污染的精准监测与科学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方向指引,为重庆及类似城市的大气环境管理提供了宝贵启示。

大气环境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市大气环境治理领域迈入协同创新、深化研究的新阶段,为推动成渝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专委会将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创新资源,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实践研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美丽重庆建设添砖加瓦。

(市环境科学学会供稿)